LABORATORY
歡 “洗” 實驗室
日期:2025/02/09 13:03 瀏覽:1223
目前國內(nèi)的實驗室主要還是采用人工清洗的方式,這對于實驗人員來說,勞動強度大、職業(yè)感染風險高,對于清洗結(jié)果來說,清洗效率低、清潔度無法得到保證、可重復性差。
實驗室洗瓶機通過平衡時間、溫度、清洗劑分配、機械運動和進水水質(zhì),借助專業(yè)清洗劑的化學力作用,可在較短的時間內(nèi)對玻璃器皿進行清洗,大大提高了實驗效率,降低了實驗人員的勞動強度和感染風險,帶給您新的工作體驗。
實驗室人工清洗460只小瓶需要用時2H以上,而采用實驗室洗瓶機清洗僅需30分鐘即可完成460只小瓶的清洗。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,也節(jié)約了時間成本。
實驗室洗瓶機工作原理:
實驗室玻璃器皿被放入實驗室洗瓶機后,帶有一定溫度和一定清洗劑含量的清洗液在清洗循環(huán)泵的驅(qū)動下,呈噴射狀態(tài)對玻璃器皿的內(nèi)外進行360度的直接沖刷,從而在機械力和化學力的作用下,剝離、乳化和分解玻璃器皿上殘留的污染物。
針對不同形狀的玻璃器皿,可放置在不同的支撐籃架上,以保證較好的噴淋方式、噴淋壓力、噴淋角度和距離;針對不同行業(yè)的應用,可設(shè)置不同的清洗程序,其中包括不同的清洗步驟,不同的清洗劑成分和濃度,不同的清洗水質(zhì),不同的清洗溫度。
主要有五個清洗階段:
第一階段為預清洗,對玻璃器皿進行沖洗,時間較短,可大致去除附著不牢靠的殘留物;
第二階段為主清洗,這個階段時間較長,儀器內(nèi)部溫度逐漸升高(可控制在60-95℃),并配合高壓沖洗,不少附著在內(nèi)壁上的頑固殘留物會逐漸脫落;
第三階段為中和清洗,此過程利用酸堿中和原理來控制清洗環(huán)境至中性,分別使用堿性清洗劑和酸性中和劑依次進行清洗;
第四階段為漂洗,在主要清洗工作完成后,儀器會對玻璃器皿進行噴淋沖洗,以去除清洗劑和污漬;
第五階段為烘干,清洗完成后,可對玻璃器皿進行烘干,以便再次實驗使用。